本文为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必昌在2021中国休闲度假大会上的致辞实录。
陈必昌 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
渤海之滨,大河之洲。东营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黄河入海口城市,于1983年建市,面积8243平方公里,人口219万。东营美丽、开放、包容,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人居环境良好,被评为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河与海的深情相拥,孕育了美丽神奇的黄河三角洲,形成了壮美的黄河入海、河海交汇奇观,造就了东营独特的旅游资源。这里文化悠久灿烂,有着8000多年人居历史和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在这里诞生,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吕剧在这里发源,是中国四大毛笔之一——齐笔的重要产地。1925年建立的中共刘集支部是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保存着全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胜利油田50多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丰富的石油工业景观。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兵家文化、石油文化、海洋文化、移民文化融合交汇,构成了东营特有的精神文脉。
这里湿地特色鲜明。全市湿地面积4580平方公里、湿地率41.58%。1530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区内野生动物达到1627种、野生植物393种,每年有以丹顶鹤、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为代表的600余万只鸟类在这里越冬、栖息和繁殖,有“鸟类国际机场”的美誉。城市湿地星罗棋布,景观大道串联生态公园、街头游园连接居住小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身临其境,方知别有洞天。
这里休闲游资源丰富。全市A级景区67家,其中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为国家5A级景区;旅行社91家,星级饭店24家。地热水储量3447亿立方米,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城”。海岸线长413公里,滩涂和浅海近6000平方公里,临河靠海的绝佳生态环境,孕育了黄河口系列名优特产,大闸蟹、滩羊、黄河刀鱼、东方对虾等特色美食数不胜数。
这里交通运输便利。东营已经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节点城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正在打造亿吨大港;胜利机场是国产大飞机试飞专用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等25个城市航线航班,正在打造东西、南北中转枢纽机场;经过东营的京沪高铁二通道今年将全线开工。每一位到东营的宾朋,都会切身感受到生态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
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我们聚焦“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谋划了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黄河流域文化交流展示区、国际湿地生态保护典范城、区域都市休闲示范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先行区等五个旅游发展定位,全力推动生态、文化、旅游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工作中,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加快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为龙头,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聚力突破文化旅游产业,成功创建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1338.3万人次,同比恢复66.3%,实现旅游总收入120.7亿元,同比恢复58.7%,恢复幅度位居山东省前列。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以生态、自然为主题的休闲度假产品成为旅游热点。我们规划了“两区、两线、多点、全域”的旅游空间布局,围绕打响“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旅游品牌,正在实施金湖银河文旅小镇、天鹅湖湿地、广利河旅游提升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突出打造黄河入海奇观游、湿地城市生态游、黄河文化研学游、兵圣文化体验游等一系列休闲度假线路,努力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把东营打造成为大江大河三角洲文明的标志地。
今天,中国休闲度假大会在东营召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宣传推介和互动交流的开放平台,为东营文旅产业发展创造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深对东营的了解,架起合作的桥梁,携手谱写休闲度假产业美好未来。
“黄河入海蕴奇观,百鸟翔游水云间。红毯迎宾画漫卷,芦花飞雪落九天”。欢迎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在闲暇之余,多到东营来,领略河海交汇的神奇壮美,一探广袤湿地的自然野趣,体验历史文化的绚烂多姿,感受湿地城市的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