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正文内容

休闲资讯 | 2021第16期

来源: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
2021-07-09 16:48:15

01文旅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汛期及暑期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做好汛期及暑期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强化思想认识、强化风险排查、强化预防预备、强化协同配合、强化宣传引导,切实做好汛期及暑期旅游安全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要进一步严格责任落实,全面履行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安全监管职能,压实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等市场主体责任,把责任细化到具体单位、每名人员、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围绕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领域,对汛期及暑期旅游安全工作进行再检查、再部署、再落实。

通知提出,各地要指导A级旅游景区对洪灾风险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关键部位进行全面排查,逐项消除风险隐患;加强汛期巡视巡查,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的警示标牌,预设游客应急疏散引导线路,明确应急避险场所;对景区内漂流、潜水、游水、游船等项目开展细致摸排,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在必要情况下,采取关闭景区、分流游客等措施。指导旅行社密切关注汛情预报,加强风险评估,合理规划旅游路线;旅游期间,一旦遭遇突发汛情,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并及时调整团队旅游安排;选择符合条件、有资质的车辆和司机,签订规范的租车协议,合理安排行程,避免超速、超载、疲劳驾驶;提醒游客系好安全带、提醒司机安全驾驶。



通知明确,各地要细化实化险情应急处置、突发事故救援、人员转移避险等具体措施,及时发布旅游预警信息,加强旅游安全提示,提醒游客谨慎参与高风险涉水项目,不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对社会公众开放区域开展旅游活动。要组织防汛救灾应急演练,抓好演练经验总结,做好演练成果转化,着力提升防汛救灾实战能力。

通知强调,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增强联动协作意识,主动与公安、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做好工作对接,理顺防汛救灾工作机制,确保一旦发生涉旅突发事件,能做到响应及时、组织有力、救援到位。各地要广泛开展汛期及暑期旅游安全知识宣传,加强值班值守力量,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确保应急通信畅通。


02
 文旅部关于推进旅游商品创意提升工作的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商品
创意提升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伸旅游产业链、扩大旅游消费、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旅游商品开发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在丰富旅游市场供给、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发展实践中也存在政策缺失、市场乏力、产品同质、人才匮乏等问题。为更好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切实提升旅游商品开发水平,文化和旅游部决定组织实施旅游商品创意提升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坚持文化为魂,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商品价值 

(一)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按照“政策引领、示范带动,整合资源、提质升级”的工作思路,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作用,聚焦扩大市场消费的目标,完善旅游商品政策支持体系,拓展旅游商品产业链,把旅游商品打造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感悟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增强文化安全意识,指导相关市场主体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强化守正创新。 

(二)全面推进“创意下乡”“创意进景区”工作。在文化和旅游部“创意下乡”“创意进景区”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推进各省(区、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创意下乡”“创意进景区”工作。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要聚焦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高等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等,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创新开展项目对接、主题培训、交流展示等活动,整合创意设计、品牌授权、生产制造等各类社会力量,挖掘提炼本地区特色资源,以创意设计呈现文化内涵,有效提升旅游商品开发水平和市场价值。 

(三)持续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推动出台符合本地区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化举措,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政策落地,引导挖掘文化文物资源内涵,激发文化文物单位内生动力,推动开发更多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发挥旅游市场优势作用,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 


二、坚持市场导向,培育市场主体、丰富产品种类 

(一)深入推进创意产品开发信息名录建设。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择优收录实力强、信誉好、潜力大的创意设计机构、制造类企业、金融投资机构、渠道平台类企业等机构信息,建立本地区创意产品开发信息名录。文化和旅游部将定期更新完善《全国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信息名录》,明确市场主体、畅通信息渠道,营造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 

(二)探索创新多种开发经营模式。鼓励各级文化文物单位、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不同类型开发主体发挥自身优势,因材施策、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品牌授权等多种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商品开发经营,提升市场整体活力。 

(三)着力丰富旅游商品主题种类。围绕长城、长征、大运河、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及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休闲度假、非遗传承等主题,推动开发一批如长城主题文创产品、乡村创意产品、特色非遗产品、工业旅游纪念品等多种类型的系列旅游商品,进一步丰富旅游商品供给,形成百花齐放格局。 


三、坚持品牌引领,拓宽营销渠道、引导市场需求 

(一)培育旅游商品精品品牌。培育一批品质过硬、设计精良、特色鲜明、市场认可的旅游商品自主品牌,倡导品牌化经营理念,加强政策扶持,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品牌对消费需求的引领作用,逐步树立自主品牌消费信心,挖掘旅游市场消费潜力,推动形成优质优价、质价相符的理性消费环境。 

(二)拓宽市场营销渠道。支持在旅游目的地、重点商圈、旅游购物街区、休闲街区等公共区域,设立旅游商品品牌专卖店、代售点,统一标识、统一价格,加强规范管理。引导品牌主体创新开展旅游商品线上营销,支持开办电子商务平台旗舰店、开展网络直播带货等互动营销,顺应游客和公众需求,促进旅游商品二次消费。 

(三)搭建有效展示推介平台。以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为导向,做大做强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组织开展全国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推进活动,集中展示推介优秀旅游商品和品牌,吸引各类资源参与对接。充分利用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展会平台,提升优秀旅游商品和品牌的社会影响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商品创意提升推进活动,引导推动旅游商品品牌塑造和提质升级。 


四、坚持示范带动,总结经验模式、加强政策扶持 

(一)遴选典型示范案例。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注重挖掘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模式,加强宣传推广和交流借鉴。文化和旅游部将定期开展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典型案例遴选工作,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二)培育开发示范单位。在典型示范案例基础上,重点培育一批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示范单位,加强金融、人才、宣传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五、坚持基础先行,夯实理论研究、提升人才建设 

(一)扎实推进基础课题研究。注重把握和遵循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逐步推进旅游商品消费调查、知识产权保护、质量追溯体系等基础课题研究。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区旅游商品发展情况,扎实推进相关理论研究,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旅游商品人才队伍的创意研发、经营管理、营销推广等能力建设,创新开展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人才培训班,拓展受训范围、加强成果展示,培养一批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旅游商品创意提升提供人才保障。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将旅游商品创意提升作为“十四五”时期的一项常态化工作予以推进,明确职责单位,建立工作机制,加强检查指导,强化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估。要及时跟进了解相关政策,制定出台切实有效的细化措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二)制定方案,抓好落实。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本地区旅游商品创意提升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节点、部署重点任务,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三)及时总结,适时评估。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及时总结本地区旅游商品创意提升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文化和旅游部将适时组织全国范围内的旅游商品创意提升评估工作,突出先进典型、校准工作方向,推动旅游商品开发高质量发展。 

请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于2021年7月23日前,将本地区旅游商品创意提升工作方案和联系人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 


联系人:资源开发司乡村旅游和创意产品指导处 杨文月、聂頔 

联系电话:010-59882586、59882585(传真) 

电子邮箱:zyxc@mct.gov.cn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2021年7月5日


03
 我国自然遗产保护每年为遗产地带来超140亿元旅游直接收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负责人严承高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说,我国有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我国自然遗产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主要依托自然保护地进行融合管理,不仅保护了总面积达7.05万平方公里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迹,还保存了200多个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更为遗产地每年带来超过140亿元的旅游直接收入。


04
 江苏制定旅游投诉警示机制,投诉达一定要求将触发警示

7月6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江苏省旅游投诉警示机制》的通知。为推进全省旅游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旅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游投诉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机制。



本机制自2021年10月1日起实施。旅游投诉警示是指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在季度内受理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被投诉举报的案件数量,累计达到或超过警示线,由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对其予以警示,并向社会公布。其中,旅游投诉由旅游合同签订地或者被投诉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旅游投诉处理机构管辖。

05 7月10日零时起可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往返粤澳

据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网站消息,因广东省疫情风险降低,经多方协商决定,自2021年7月10日零时起,所有往返广东省和澳门特区的人士所须持有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由48小时内调整为7天内。


 

06 香港将与新加坡商讨重启旅游气泡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6日会见传媒时表示,新加坡仍是香港开启“旅游气泡”优先考虑的地方。林郑月娥称,目前新加坡本地疫情已转稳定,香港会重启与新加坡早前制定的计划。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一直在和新加坡相关官员商讨何时及如何启动“旅游气泡”安排。



07
 携程集团全球旅行者大会IP落地三亚

7月6日,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三亚市人民政府主办,三亚市旅游推广局、携程集团承办的ITF全球旅行者大会暨2021年中国(海南)全球自贸港旅游发展论坛在三亚举行。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一周年背景以及多年来对海南市场的布局深耕,携程集团的全球旅行者大会IP落地鹿城,也是其基于新发展格局,为助力海南省旅游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又一举措。

“ITF全球旅行者大会这一携程的品牌活动此前主要在海外举办,疫情背景下,此次活动落地海南三亚,就是看中了海南与携程在国际化方面的契合。”携程集团副总裁王韦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新发展格局下,全国旅游复苏趋势强劲,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的高端游需求回流国内积极拥抱后疫情时代的旅游回弹,在出境游受限的情况下,高端旅游需求重新回流国内文旅市场,国内旅游业处在重新洗牌的格局,此时是吸纳更多高端客流前往海南的好时机。

事实上,携程与海南的合作由来已久。2019年,海南成为携程“新零售门店”重点布局的地区,一系列新型旅游门店在海口、三亚落地提供服务,同年携程租车三亚机场租车中心正式开业,助力三亚成为排名第一的国内租车自驾游城市;2020年3月,携程在三亚·亚特兰蒂斯开启直播,成为其“V旅游复兴计划”的起点……



在携程平台,海南旅游表现十分亮眼——今年6月,海南旅游整体人次同比增长约40%,机票、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近4成,景区门票订单同比超6成,而在租车领域,选择租车自驾游海南的游客同比增长更是高达7成。“海南旅游复苏强劲,其中客单价的快速增长是一大亮点。海南旅游购物和休闲度假资源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吸引力。”王韦表示。

对于正在蓬勃开展的海南自贸港建设,王韦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期待和信心。

“我们看到入境游客常常去往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经济中心城市,但随着海南实行愈加开放的政策,比如已经落地的59国入境游客免签政策等,海南在未来会吸引到大量的对中国感兴趣的国际游客,把中国的旅游形象能够友好的输出到全球。”王韦介绍说。他还期待,随着自贸港各项政策的落地,如运营车辆、酒店用品等与旅游息息相关的消费品将实现更低的采购成本,这将给予消费者更好的服务体验。

“面向未来,海南旅游市场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国际舞台上,除三亚外,海南还有很多极具潜力的目的地,只要通过充分的挖掘及合理的开发,相信这些目的地终有一日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而携程也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通过政企合作持续为目的地创造更大的价值。”王韦表示。


以上消息源于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中国新闻网、中国旅游报、网易新闻、凤凰网旅游、海南日报等媒体报道。

配图来源:摄图网

 

Copyright © 2008-2021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 京ICP备12047469号-7  公安备案号:1101010200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