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2017年9月16日下午在象山的演讲实录。
一、关于滨海旅游
我原来始终觉得江浙沪地区发展滨海旅游没有多大闹腾,始终是这个看法。我是经过实践的,但是今天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变化。1990年国家旅游局的老局长刘毅就提出来,现在国际上一个潮流叫休闲度假,我们能不能走一走这条路啊?我当时在国家旅游局政研处当处长,把题目出给我,这要调研。后来我就跟着刘毅局长把国际上主要的滨海度假区都走遍了,回来之后写了很多东西,起草了一个工作思路,最后由国务院下文件,批准了全国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当时想的很好,叫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用国际资金吸引国际客人,国际化发展,整个这一套。但是这一套做下来后发现根本不灵。到现在为止,这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大连算是成了一半,海南三亚的亚龙湾算是成了一个,剩下的基本都没有成。后来这些度假区的主任们说我们感谢国家旅游局,为什么?因为当时国务院办公厅下的文件,明确了每个度假区的资质,相当于圈了一块地。这块地在后来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沿海的大连金石滩,青岛石老人,上海的佘山,福建的湄洲岛,广西的北海,再加上亚龙湾,沿海的就是这么一批。这一批也都没有起来。符合国际潮流,思路应该说是对头的,做法也很到位,为什么没起来呢?后来我们分析,第一个原因:中国的滨海度假资源在世界上不在高位,说我们是二流的都有点勉强,很多资源就是三流资源。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建设滨海度假区,希望老外来,他的眼界要在全世界范围选择,怎么可能到你这儿来呢?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国内的度假需求没有起来,那时候刚刚起来的是大众观光需求,现在不同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两个主要原因。另外也有一些操作性的原因:比如说我们12个度假区,谁都不知道怎么做度假。后来有时候我就给他们讲一讲,他们就说像你这么跑的没有几个人。那时候刘毅老局长跑到什么地方都要在海滩上装一瓶沙子,所以后来他办公室的书柜上专门摆了一层各个海滩的沙子,比来比去中国的沙子是最差的。所以很自然,也有一些操作方面的原因,这就不用说了,但是现在不同了。
前年国家旅游局批准了17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不同,前边那12个是国务院下的文件,国家批的,所以就叫“国家旅游度假区”。这个是国家旅游局定位,所以只能叫“国家级”。区别在哪儿?一个是行政主导,一个是标准化主导,下一步一定是市场主导。
二、时代变化
现在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也到了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产的消费大把的兴起,中产的消费一定要追求度假。所以很自然,就从一条大众观光旅游这个为首的时代形成了一个复合型的发展时代,这个时代休闲度假越来越突出。可是这几年的态势是什么?这几年的态势是东南亚变成了中国主要的度假地,这就是非常明显的态势。因为我们国内确有这个问题,就是中国18000公里的海岸线,6000多个岛屿,36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可是真正适合度假的好海域不多。
东北、华北、山东这叫中国北方海岸,或者叫中国北方海域,有不少好沙滩,有的地方海水也不错,但就是一条,气候不对,一年只能干三个月。到了长三角,长江出海口,所以整个东海形成的格局就是东海的海水水质不行。这是从旅游的角度、从度假的角度来看,但是如果从海产的角度来看那完全不同,从海产角度来看这样的水质是最好的,因为水体里边营养丰富,淡水、咸水交际,所以海鲜特别鲜,但是度假不行。到了福建,海水、气候都不错,但是风大。比如说平潭岛、湄洲岛、东山岛,这是福建三个大岛,看着真是不错,但是只有一条,没有人敢投资,一年120天的大风。不说来几次台风了,常年的规律是120天大风。后来我就说,谁要能解决这个问题就算彻底解决了问题。到了广东,珠江三角洲,珠江的出海口也同样没有什么好沙滩,只有海陵岛一片。到了广西,北部湾很好,但是北部湾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大港口、大码头、大核电、大化工都上去了。基本上沙滩边上就挨着高速公路,这样你怎么可能做度假?所以很自然,中国的度假就跑到了海南。海南现在的状况就叫做东部开发过度,房地产开发过剩,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叫做“东北省三亚市”。为什么?三亚的常住人口30万,户籍人口30万,候鸟型的东北人40万,所以在三亚满街都是东北话,天天晚上东北大秧歌,那可不就是“东北省的三亚市”嘛。这两年又出一个词儿叫“东北省马尔代夫镇”,到了马尔代夫,满耳朵都是东北话。我就很奇怪,东北的经济这么下滑,但是有一条,东北的有钱人都出来了,都在追求这些地方。所以这么分析下来我就感觉,我们中国的滨海度假的资源在世界上不行。我们长三角资源应该说更差,这是我始终的一个看法。所以我觉得长三角的滨海可以做文章,但是不宜做大文章,因为你感受的好的东西那实在是不同。我前年去了一趟大溪地,价格很贵,一个人花5万块钱,从北京出发要做三次飞机24个小时才到目的地。在那儿度了五天假,再花24个小时回北京。可是真是给我镇住了,那样的资源,那样的产品,我别说可望不可及,可望都不可望。比如说他有一个节目,什么节目呢?坐着船出海,出海之后一段潟湖,潟湖不深,大抵齐腰深,人就下去,下去以后大量的鳐鱼就过来了,跟着鲨鱼也过来了,你可以骑在鲨鱼上边照相,那实在是神。再比如有一个节目,我现在搞不懂他到底怎么回事,就是坐在类似一个摩托车上,用一个罩子一罩就下海了。下海自由呼吸,用不着戴潜水的东西,伸手就可以触摸珊瑚。一个人在前面引着,一边给你拍照。你这么一圈走下来,上上下下,各种各样的海鱼,各种各样的珊瑚都看到。住呢?是在潟湖里边一个一个那种小别墅,房间里边地板有一块地方就是玻璃的,往下一看海鱼都在下边游。这样的产品我们怎么做?全世界如果讲滨海度假,第一就是加勒比海,资源是最好的,所以就形成了墨西哥的坎昆为代表的这么一批度假地;第二叫地中海旅游圈;第三是东南亚。从客观来说是这么一个情况。但是我们中国人的消费现在急剧的膨胀,而且中国有一个特点叫海量特征,就是我们任何一个很小的百分点都是一个巨大的绝对数。所以我觉得对应下一步的发展,我们这个市场需求是有的,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变化。一个就是需求本身膨胀起来了,今天最让我吃惊的就是这个酒店,日常的状态居然房价到两三千块,高峰的时候到五千块,这基本上就是三亚的房价。为什么?就是这个长三角市场。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要认真的对应这个市场。市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需求侧在不断的变化,一个方面供给侧在不断的改革。但是一个酒店并不能代表全面,我今天感觉吃惊就是超过了我的设想。
三、象山旅游如何深化发展
反正我的看法,传统的滨海度假旅游象山没得做,很简单,你没有一流的沙滩,不要说你了,整个中国有这种条件的不超过十处。所以任何一个地方发展都有长短相较,就是我要长处和短处比较,不能老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首先就是用我的长处比别人的长处,然后用我的长处和我的短处再加以比较。第二个叫做化短为长,有些短处是可以变成长处的。第三个就是扬长避短。我觉得我们就需要首先研究长短相较。反正我看你的长处一大把,就不用论了,所有材料都写到了长处,但是你的短处到底在哪儿?我觉得短处有这么几个:第一个短处,从滨海度假的角度来说没有一流的沙滩;第二个短处,海水的水质不足;这是很清楚的,这两个是滨海度假的基本要素;第三个,气候不理想。这是制约我们的客观因素,这都是短处了。但是我们有我们的长处,而且现在市场也在变化,需求也在变化。我这几年观察,全世界滨海度假有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对海的利用方式变了。我们原来认为到海里,就是到了滨海一定要下海去游泳。现在不同了,滨海度假酒店一定要有一个最好的游泳池,无边界游泳池,我看着海,在游泳池里游,现在下海游泳的已经很土了。我在胶东半岛就说这个,如果不把你们的第一海水浴场、第二海水浴场这些牌子改过来,整个胶东半岛的滨海度假旅游永无希望。为什么?需求变了,你不能对应需求就不行。可是这个变化对我们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的滨海,海水的水质如何这个短处就过去了。沙滩如何还是很重要,但是现在人工沙滩很多,比如美国的夏威夷最有名的度假海滩,也是人造沙滩,这不重要。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滨海度假设施的完善性、精细性、生活性、娱乐性,这些变成了竞争的高端。所以要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消费的变化,包括一些对海利用方式的变化,就使有些短处可以回避了。实际上现在真正回避不了的还就是气候问题,但是气候可以研究一下,如果产品做到位了,一年可以利用9个月。做不到位,这就是长三角的位置,一年可以利用6个月。我们就说在6个月到9个月之间来研究这个运营,6个月可以保本,9个月必有大把的利润,那就可以做的很舒服了。这样的话,从象山深化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我们需要研究几个问题。
一个问题叫“海玩”,我赞成你们叫“嗨,象山”,我非常赞成,这个海加一个口不就变成“嗨”了嘛。这个口一个叫口口相传,一个叫食无定味,适口者珍,所以形成这个“嗨”。这个“海玩”,实际上现在国际上一个潮流是什么呢?就是游泳一定是在酒店的游泳池,沙滩的主要功能就是玩儿。现在沙滩娱乐已经有了80多项各种各样的旅游项目。那我们这儿有几项?第三就是对海的利用,近海的利用基本上是海上运动,比如开个摩托艇弄个游艇诸如此类的。没有几个人在海里游泳。我们到今天中国人的滨海度假这个习惯没有调整过来,但是我相信下一代人一定会调整过来。这就要求什么?要求海的“玩”,一定要把这个“玩”突出出来,要把这个“玩”变成“中国滨海第一玩”,这样才行。
第二叫“海鲜”。我们的海鲜真是不错,为什么叫小海鲜?海鲜就是海鲜换个词,“象山海鲜天下第一”。但是感觉确实很好,而且我每次到象山来都是这个感觉。有些地方就是你第一次觉得不错,下一次就不灵,甚至完全不灵。可是这儿没有这种感觉,也就意味着我们食材的品质是比较稳定的,相应来说价格也不算贵,至少“象山宰客”这种舆论还没有形成。三亚人觉得很委屈,说我们三亚人是热带人,很温和,从来不宰客。谁宰客?东北人宰客。40万东北人在那儿,很多海鲜餐厅都是东北人开的。我就碰到过一次,进了那餐厅一看有点不对,海鲜鱼缸,你刚看两眼,一条鱼捞出来当着你的面摔死了。过一会儿上来了,吃完了这条鱼8000块,你想跟他讨论一下,几个东北大汉把你围住了,你敢说话吗?走吧,该付多少钱付多少钱。所以三亚人就说东北人在这儿宰客,宰东北人,然后坏了三亚人的名声。好像这儿没有这种舆论。所以我就说这是第二个,围绕海鲜我们要做一堆文章。
第三个“海钓”。海钓是我非常看好的一篇文章,因为钓鱼说起来是小众,海钓就更小众了,但是我看到的海钓,出海一次一个人收费1万美元。我认识的几个朋友也喜欢钓鱼,他们有人就已经加入到这种队伍里了。比如有一个人每年一次,就是到太平洋海钓。我就说你钓这一次鱼花多少钱?10万美元。没办法就喜欢,就上瘾,老跟我描述各种他的体验,炫耀他的各种第一。确实厉害。我们讲钓鱼,一开始就是鱼塘里钓鱼,没有意思了,很低端了;然后就是钓湖鱼、钓江鱼、钓河鱼,现在江鱼、河鱼基本都钓不起来了,湖鱼还凑合,但是湖鱼的品质不行;所以现在有一类人就玩海钓,他们玩海钓是跟着潮汐走。在深圳有一批这样的人。比如一个饭店老总,跟他握手,吓我一跳,手上都是口子,粗的一塌糊涂。我说你怎么比农民还厉害?他说没别的,海钓。拿上一张潮汐表,夜里3、4点就起来,这东西也上瘾。更高端的就是我说的在专业钓鱼船上进行的海钓。所以我觉得我们也已经有了海钓体验,因为象山资源非常丰富,出不远就是公海,同时又在一个岛群的范围之内,就意味着各种各样的情况都会碰到。所以这个地方的海钓我觉得有可能做成,确实做成一个国际性,甚至做成一个世界性。
第四个叫“海享”。这是综合性的享受,不管是在滨海享受,还是在海上的享受,还是在远海享受,还是在海滨享受,都是一个“海享”。所以我想“海玩、海鲜、海钓、海享”,这应该是我们的特色。但是我们追求像泰国普吉岛、三亚那种感觉,完全不必,我们做出我们的滨海旅游特色。谁规定滨海旅游就一定得在沙滩上躺着?没有这个规定,就看你怎么来对应市场。从体验的角度来说,旅游现在基本上叫六个概念,或者叫六种类型,第一种叫做眼界型,这就是传统的观光旅游,追求开阔眼界。第二种叫家常型,家常型是什么?家常型就是农家乐,包括我们现在的民宿。第三类叫享受型,我们滨海度假旅游就是享受型,这种享受型一般来说就是中高端。第四种叫撒欢型,追求就是撒欢,很多主题公园的吸引力就是因为可以撒欢。第五种叫撒野,天天在城市里这么大的压力,我出去就要撒一把野,很多自驾车,比如沙漠、森林,诸如此类的都是一种撒野。滨海的有些海上运动也是一种撒野行为。最后一种叫自虐型,自虐型就是特种旅游。比如说这老板有瘾了,爬山去了,一般的山不过瘾了,爬珠穆朗玛峰,这有瘾了去海上运动去了,一般的摩托艇不行,一定得折腾,这都是属于自虐型的。自虐型的很少,但是自虐型会形成新闻亮点。
象山的滨海旅游发展要同时对应六种类型,这样我们的市场就广了,而且让大家各种不同的要求到这儿都能得到不同体验和满足,这样象山的滨海度假旅游一定能够起来。我也希望象山能够在长三角带个头,能在全国成为一个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