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家专栏 » 专家文章

魏小安演讲实录——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2017-11-17 11:29:15



本文是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在2017首届中国旅游目的地暨旅游小镇发展大会上的演讲实录。

关于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这个概念不是新概念,在中国这个概念的普遍化至少有20年了。而这些年这个词用的很少,大概被全域旅游给顶替了。可是我觉得旅游目的地这个概念大概更符合旅游的发展规律,也符合旅游的市场规律。但是我们现在谈旅游目的地和20年以前截然不同,现在的目的地是复合型的旅游目的地。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

因为和目的地概念相对应的类型有一大堆:客源地、出发地、中转地、集散地、顺访地、目的地、终极目的地。有的是从需求的角度出发,有的是从供给侧出发。但是说到底,我们现在最大的特点就是复合型。比如说浙江,浙江要建设万亿产业的旅游目的地,但是浙江也是中国主要的客源输出地。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这就意味着我们原来讲目的地主要是讲接待,讲产品,现在讲目的地是一个复合型的目的地。这样的话,我们在战略上,在思路上,包括在投入产出上,在客源的输出输入上,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新问题。现在还有没有比较典型的目的地呢?有,不多了。比如说像九寨沟,这就是典型的旅游目的地,一年接待300万人,但是九寨沟县一年能出去几个人啊?它不可能变成一个客源输出地。这是比较典型的目的地。而且基本上到了九寨沟就是最后一站。

但多数是混搭,各种类型之间也在变化,我希望这个变化应该是良性的变化。有的变化让我们看着并不愉快,比如说像昆明。旅游刚开始的时候,昆明就是一个目的地,大家去一趟觉得很棒。但是慢慢慢慢随着云南旅游的发展,昆明就变成了一个集散地,这几年连集散地都达不到,就是一个中转地。我几次到云南,从昆明机场出来,找个酒店宾馆住下,第二天早晨赶一个早班飞机跑到腾冲,跑到大理,跑到丽江,觉得昆明没得玩了,这就是昆明旅游发展的一种悲哀。说起来名义上还是目的地,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有一些地方也面临着这种状况,所以我们要研究目的地的良性化发展,要研究目的地的复合型发展,千万不要把一个目的地变成中转地、集散地、顺访地。

怎么做?

就需要多元化的产品体系,这种多元化的产品体系,不能只局限在旅游小镇。我赞成吴局长刚才谈的观点,一个目的地的基础必然是景区,没有景区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但是景区需要逐步扩充,通过精细化发展,通过深体验,使这个目的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这个要求是什么?就是要求一个产品体系的多元化。因为现在市场是多元化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从体验的角度,我把旅游行为概括成六种:第一种,叫做眼界型的,这就是我们传统追求观光,追求多看,追求开阔眼界。第二,家常型的。大体上乡村旅游就是家常型的,休闲类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家常型的。第三叫享受型的。度假是典型的享受型产品,很多高端的文化也是享受型的产品。第四种是撒欢型的。有些人追求的目的地就是撒欢。因为我们日常的工作太紧张了,日常的城市生活太匆忙了,好不容易有点时间,什么追求都没有,就是撒个欢。第五种叫撒野型的。这种撒野型的实际上在全世界很普遍,它也是这样,就是大家实际上在追求生活的异质性的变化。比如说新加坡人在新加坡非常规矩,因为新加坡要求优雅型社会。可是新加坡人只要到了马来西亚就撒野,因为他平时憋的够呛,好不容易有个撒野的机会,自然是撒野。最后一种类型叫自虐型的,按我们来说就是吃饱了撑的,吃饱了找危险,吃饱了找罪受。可是这种自虐型的我看现在越来越多了。比如说叶文智先生,又开飞机又跳伞的,这不是自虐是什么?就类似这样的行为。

在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根据需求的多元化、体验的多元化来研究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所以这里面,这段时间大家比较关注旅游小镇,下一阶段就可能比较关注另外的东西了,这些东西都不重要。产品一阵一阵刮风,但是基础格局在这儿摆着。所以我们如果忘了这个基础的格局,总是在跟风,你可能永远不行。

再比如说,吴局长的观点我也很赞成,就是说观光时代已经过去了,休闲度假时代来了,不对。中国旅游的发展,乃至世界旅游的发展,观光永远是基础。很简单,我们永远有第一代的消费者。第一代的旅游者追求的一定是观光。所以这里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关系,而是是复合型的关系。这样对我们多元化的要求就变得更高。所以很自然,就需要我们研究全域、全时、全民、全值,研究这几个主要的问题才能把这个做到位。

全域,不是简单的全域旅游的概念,而是在一个相应的空间之内,怎么来研究多元化。全时,不是只有一个黄金周,而是我们怎么样使我们时间的配置,时间的自主性更强。全民,毫无疑问,这是大众旅游的时代来到。全值,就是旅游者越来越追求性价比。如果说10年以前,甚至五年以前,50块钱、100块钱的差异就能引导旅游者的一个方向,现在大家更追求的是性价比,所以就有全值的追求。

目的地的建设,核心在人

而且这里面我说的不仅是人才,我说的是人物。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中国旅游这几十年有一个挺独特的现象,就是一个重大项目,产生了一个人物,构造了一个现象,推动了一个目的地的发展。比如说黄山之于黎志老总。黎志先生是从黄山出来的,然后一步一步地推进,现在呢?这一个事业已经构造出来了。所以黎志先生也被称为中国山地旅游第一人。再比如说,张家界凤凰古城之于叶文智,这应该说是中国创意旅游的开拓者。昨天和文智聊天,我还说,文智啊,这几年我觉得你有点没落了,是不是精力都弄在开飞机、跳伞上了?他说不是。津津有味的跟我谈艺术小镇。我说我看到那个激情四溢的叶文智又回来了。确实如此。再比如乌镇之于陈向宏,形成了中国古镇旅游的一个大牛。无锡灵山之于吴国平,千古情之于黄巧灵,这是一个复制推进。这些现象不是偶然的,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旅游的创造力。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一看,我们这么多国企,怎么出不来这样的人物呢?这也不是偶然的。这次会议上,刚刚组建了省级国企旅游集团联盟,我很赞成这个事。但是国企的问题在于什么?都是官,我们的帽子随时随地被领导拿走,我们有多少时间做长远的考虑来发展企业呢?这都不好说。但是只要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经营,这份事业都做出来了。比如说任克雷做华侨城,段强做首旅集团,都是这么一步一步,十几年的时间把一个事业做成的。所以很自然,在这些里面,我们应该推出一个概念,叫目的地人物。混合所有制构造了混合目的地,产生了这种目的地人物。所以我建议,如果下一次再开联盟的会,我们不仅要推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我们也要推出中国旅游目的地人物,没有人物就聚拢不了人才,没有人才你怎么做这些事情?所以很自然,在这些方面我感觉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推动。

最后,关于这个联盟我再多说几句话,我天天接触企业,天天接触投资商,有一些企业,我做过比较系统地研究。中国的旅游集团,从层级来说,央企顶天,现在只有两家了,一个中国旅游集团,一个华侨城,它们有历史,有政策,有资金,有实力,我们比不了。城市旅游集团立地,首旅集团、锦江集团都是城市旅游集团,城市旅游集团有资源,有土地,有政府最直接的支持,可是省一级的旅游集团很难,难在哪儿?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所以我们这番事业要做好会有很大的困难。但是我相信,时代不同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方面我们整合省里的资源。另一方面,各个省的领导之所以组建这个集团,都赋予了殷切的期望,都给了我们很大的责任。所以这些事情我们往下发展,应该说还有很大的难度。

这样就需要研究一个问题,就是省级的旅游集团怎么做?我觉得省级的旅游集团不能只限于做项目。第一个概念,做目的地。因为只有做目的地我们才能发挥优势,才能真正的整合资源。第二,存量资产证券化,增量资产平台化。大家都有很多存量资产,但是我就问一句,省级的旅游集团的存量资产里面有几个优质资产?一说起来,你300亿,我400亿,我就问问你有几个优质资产?同时我还要问问,这些资产之下沉淀了多少人?不是人才,沉淀了多少人?这些人都得养。而且原来旅游是好领域,那时候能在旅游行业里工作的各个都得有点背景。如果这样的存量资产不能把它证券化,这盘棋就无法盘活。我们不能老想着政府下个文,一堆资产就过来了,当代社会,资产不是最重要的。增量的这一块要平台化,增量的这一块就不是资产的问题了,应该是资金的问题,应该是资本的问题。所以这两者之间结合,才能把省级旅游集团通过努力开出一条新路,既不同于央企,也不同于城市的旅游集团。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之中,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应该成为我们省级旅游集团的重点。

我看大家也都在关注这些事情,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也有一系列的问题,不过无所谓,当地人办当地事,各位都是地头蛇,你们就不会怕地头蛇欺负你们。这种事央企就不行,虽然号称很大。华侨城一说在西安投资2380亿,我就无法看懂这种事情。要是配合城市化的发展,这很简单,不算大钱。要投旅游,2380亿干什么?我实在想不明白。就是类似这样的东西,现在变成了一种口号,政府官员好大喜功,投资商贪大求洋,规划者推波助澜,评审者随波逐流,我希望这种事情越来越少才好。所以我现在不做规划,我也不参与评审。就是我既不想推波助澜,我也不想随波逐流,但是我们的事情要落在地上,真正落在地上的希望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人物。

 

Copyright © 2008-2021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 京ICP备12047469号-7  公安备案号:11010102004759